科室人员加班工资怎样计算
管理人员加班工资的计算,常令企业经营者感到十分头疼。按《劳动法》第41-44条款的规定,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,不论其月收入多少,均应严格按有关工时数及加班加点的规定执行,但企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。比如,3位管理者月收入分别为1万元、5000元和3000元,每月加班均为36小时,暂按15%计算加班工资,则3位管理者每月加班收入分别为2258.6元、1129.3元和677.6元,这对企业而言实为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。另外,由于管理工作的特殊性,其绩效不能完全按计时工资方式计算。对此,国外企业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。以新加坡为例,该国以月薪2000新元为界划分“白领”与“蓝领”,对月薪2000新元以下者必须严格按照《劳工法》支付加班工资;对月薪2000新元以上者,企业可与加班者协商支付加班工资,当然也可不付。据悉,该国有些公司规定:管理层人员“每周工作72小时以上开始计算加班工资。”目前我国有关劳动法规对此界定尚欠明确。相当数量的企业与管理人员签订的《劳动合同》中,增加了诸如“工资已包括加班工资”的内容。从严格意义上讲,这一做法很不合理。既然“工资已包括加班工资”,那么,日工资、小时工资如何计算计算时是否该剔除“加班工资”部分如该剔除,剔除多少以何为标准如不该剔除,那么,日工资及小时工资均已包含加班工资在内,对于请病假或事假者来说,扣去假期工资后,其剩余部分依然含有“加班工资”的成分,这岂不成了请病假或事假,一方面在扣工资,一方面在付“加班工资”。其实,根据劳动部发(1994)503号文《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》中的规定: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、外勤人员、推销人员、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,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。同时依据劳动部发(1994)489号文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中的有关规定,对于实行不定时工资制的职工,企业决定其加班时,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。另外,劳动部发(1994)503号文件又规定,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,由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制定。例如,上海地区的企业可根据沪劳保发(1994)79号文件的规定报批备案执行,或按照沪劳综发(1995)59号文件中第二十条的有关规定,“通过与职代会或其他形式协商制定企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,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,同时抄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”。当然,按上述方法执行的前提是搞清楚“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”。根据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组织编写的《工作时间-休息休假》(王昌硕、韩云昌编著,法律出版社1998出版)一书,对“不定时工作制”的解释为“指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”。可见,若执行不定时工作制,企业对该类人员不再进行考勤记录,即放弃考勤制度。